1、[单选题] DSA的成像原理是摘要:1、[单选题] DSA的成像原理是A、光学图像—A/D—减影图像—D/A—血管图像B、增强图像—A/D—减影图像—D/A—血管图像C、图像信号—A/D—减影图像—D/A—血管图像D、扫描图像—A/D—减影图像—D/A—血管图像E、蒙片图像—A/D—减影图像—D/A—血管图像 2、[单选题]...
A、光学图像—A/D—减影图像—D/A—血管图像
B、增强图像—A/D—减影图像—D/A—血管图像
C、图像信号—A/D—减影图像—D/A—血管图像
D、扫描图像—A/D—减影图像—D/A—血管图像
E、蒙片图像—A/D—减影图像—D/A—血管图像
2、[单选题] 关于对比剂黏稠度的说法,正确的是A、相同对比剂碘含量越高,黏稠度越大
B、相同对比剂温度越高,黏稠度越大
C、分子量越大黏稠度越低
D、分子量越小黏稠度越大
E、双聚体比单聚体黏稠度大
3、[单选题] DSA的减影程序是A、平片—蒙片—减影片—血管造影片
B、蒙片—平片—减影片—血管造影片
C、减影片—平片—蒙片—血管造影片
D、蒙片—减影片—平片—血管造影片
E、平片—蒙片—血管造影片—减影片
4、[单选题] 被用作静脉注射的胆系对比剂是A、泛影葡胺
B、碘番酸
C、碘比乐
D、胆影葡胺
E、三代显
5、[单选题] 渗透压高的对比剂容易造成A、血容量减少
B、血容量增高
C、红细胞水肿
D、血管收缩
E、渗透压降低
6、[单选题] DSA检查和治疗时,医务人员被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是A、患者的血液飞溅到皮肤
B、血液溅到伤口
C、患者血液飞溅到眼睛
D、患者体液飞溅到口腔黏膜
E、被针刺
7、[单选题] 单体离子型对比剂的分配系数比单体非离子型对比剂的分配系数小,因为前者分子中有A、羟基
B、离子基团
C、羧基
D、钠离子
E、钙离子
8、[单选题] 介入检查和操作时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A、心血管造影
B、经皮胆道引流
C、TIPSS
D、血管造影
E、脓肿引流
9、[单选题] 在DSA检查室内,关于预防患者感染的说法,错误的是A、最常用的方法是无菌操作
B、充分消毒伤口
C、检查室内不直接参与操作的工作人员可以不戴帽子和口罩
D、充分消毒穿刺部位
E、本着先无菌手术、后有菌手术的原则
10、[单选题] 非离子型对比剂分子中不含羧基,为提高其亲水性,常在其侧链上结合A、羟基
B、羧基
C、钠离子
D、钙离子
E、氯离子
11、[单选题] 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结果显示,非离子型对比剂比离子型对比剂的安全性提高A、4倍
B、5倍
C、6倍
D、7倍
E、8倍
12、[单选题] 注射高渗对比剂不会引起A、血管内皮损伤
B、红细胞损害
C、血脑屏障损害
D、心、肾损害
E、记忆缺失
13、[单选题] 发生针刺事故时,术者首先进行A、包扎
B、快速清洗
C、消毒
D、注射疫苗
E、向医院感染办公室报告
14、[单选题] 关于渗透压与化合物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的叙述,正确的是A、离子浓度越高,渗透压越低
B、离子浓度越高,渗透压越高
C、离子浓度越低,渗透压不变
D、离子浓度越低,渗透压越高
E、渗透压的高低不受离子浓度影响
15、[单选题] 属于非离子型二聚体对比剂的代表性药物是A、碘比乐
B、碘海醇
C、三代显
D、优维显
E、伊索显
16、[单选题] 被HIV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感染后,最迟在几小时内使用治疗艾滋病的药物A、1 h
B、2 h
C、3 h
D、4 h
E、5 h
17、[单选题] 离子型对比剂引起血管内皮损伤或血脑屏障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、钠盐或甲基盐
B、钠盐或碘
C、甲基盐或碘
D、钠盐或钙盐
E、钙盐或碘
18、[单选题] 关于水溶性对比剂的叙述,正确的是A、分配系数越小,亲水性越高,水溶性越好
B、分配系数越大,亲水性越高,水溶性越好
C、分配系数越小,亲水性越低,水溶性越好
D、分配系数越小,亲水性越高,水溶性越差
E、分配系数越大,亲水性越高,水溶性越差
19、[单选题] 对比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与组胺引起的反应相似,下列不正确的是A、化学传递物质游离
B、急性活化反应
C、过敏反应
D、抗原—抗体反应
E、光化学反应
20、[单选题] 关于介入检查和治疗的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说法,错误的是A、提取患者的血液、体液时必须使用医用手套
B、容器必须有盖
C、使用过的针头、手术刀放在专用容器内
D、清洁被血液污染的检查床时可以不使用医用手套
E、避免局部麻醉用量不足时患者躁动造成穿刺术者针刺事故
21、[单选题] 注射水溶性对比剂经肾脏排出A、96%
B、97%
C、98%
D、99%
E、100%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