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春《C#》作业2

未知 试卷 2022-12-02 870

摘要:1、[判断题] 静态类和实例类的区别在于:静态类不需要初始化即可直接使用,实例类需要进行实例化,生成对象才可使用。A、错误B、正确 2、[判断题] if语句后面的表达式可以是任意表达式。A、错误B、正确 3、[判断题] 在带有“||”操作符的语句中,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为真,...

1、[判断题] 静态类和实例类的区别在于:静态类不需要初始化即可直接使用,实例类需要进行实例化,生成对象才可使用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2、[判断题] if语句后面的表达式可以是任意表达式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3、[判断题] 在带有“||”操作符的语句中,如果其中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为真,则语句为真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4、[单选题] 枚举类型是一组命名的常量集合,所有整形都可以作为枚举类型的基本类型,如果类型省略,则定义为( )。

A、int

B、sbyte

C、uint

D、ulong

 5、[判断题] 抽象方法在抽象类中被定义和实现,当派生类从抽象类中继承一个抽象方法时,派生类必须重写该抽象方法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6、[单选题] 面向对象编程中的“继承”的概念是指( )

A、对象之间通过消息进行交互

B、派生自同一个基类的不同类的对象具有一些共同特征

C、对象的内部细节被隐藏

D、派生类对象可以不受限制地访问所有的基类对象

 7、[单选题] 若要使TextBox中的文字不能被修改,应对( )属性进行设置。

A、Locked

B、Visible

C、Enabled

D、ReadOnly

 8、[单选题] 下列标识符命名正确的是( )。

A、X.25

B、4foots

C、val(7)

D、_Years

 9、[单选题] C#中TestClass为一自定义类,其中有以下属性定义public void Property{

A、Obj.Property

B、MyClass.Property

C、obj :: Property

D、obj.Property ()

 10、[单选题] 下面关于抽象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:( )

A、抽象类可以被实例化

B、含有抽象方法的类一定是抽象类

C、抽象类可以是静态类和密封类

D、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可以在其它类中重写

 11、[单选题] 关于base关键字,下列使用方法错误的是:( )

A、在子类中,base可以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

B、在子类中,base关键字可以访问父类的公共属性

C、在子类中,base关键字不可以调用父类的protected成员

D、在子类中,base关键字不可以调用父类的private成员

 12、[判断题] 计算机编程中主要有两种抽象型式:过程抽象和数据抽象,面向对象的编程主要采用过程抽象的方法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13、[判断题] 被sealed关键字修饰的方法不能被继承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14、[单选题] 下列哪一个不是类成员的成员的是( )。

A、属性

B、数组

C、索引器

D、while循环结构

 15、[判断题] 接口的成员默认为公有的,不允许加上修饰符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16、[单选题] 小数类型(decimal)和浮点类型都可以表示小数,正确说法:( )

A、两者没有任何区别

B、小数类型比浮点类型取值范围大

C、小数类型比浮点类型精度高

D、小数类型比浮点类型精度低

 17、[判断题] foreach语句既可以用来遍历数组中的元素,又可以改变数据元素的值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18、[判断题] 当方法的修饰符设为protected时,表示该方法可以被处于同一个工程的文件访问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19、[单选题] 继承具有( ),即当基类本身也是某一类的派生类时,派生类会自动继承间接基类的成员。

A、规律性

B、传递性

C、重复性

D、多样性

 20、[判断题] 隐式枚举转换允许将十进制的整数转换为枚举类型的变量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21、[判断题] 基类的派生类中必须为基类中的抽象方法提供实现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22、[判断题] 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抽象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23、[判断题] C#群集,除Array外,都被设计成能持有一般对象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24、[判断题] ArrayList能够包含任何类型的元素,但不能混合放置不同类型的对象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25、[判断题] 当方法的修饰符设为protected时,表示该方法可以被处于同一个工程的文件访问。

A、错误

B、正确

 
相关推荐

评论列表
友情链接
关闭

用微信“扫一扫”